硬盘、软盘和气浮唱盘,到底谁是错的?
1002024-09-15 10:10:22
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捷克投奔到西德的核电工程师,带着对“绝对真理”的执迷,在1980年代提出了黑胶播放的“革命性”观点。
将一面镜子放到黑胶唱机的拼盘(platter)上,用激光束照射镜子,会发现软盘上的镜子一刻不停地颤抖。颤抖可能来自唱机自身震动,也可能来自音箱播放的声音和环境中的其他响动。
这些震动与唱针在音槽里拾取的震动无关,是一种染色,应该完全摒除。
于是,这位工程师认为软盘本身就是错误。他决定只生产硬盘,这个品牌就是大家熟知的Clear Audio。
Linn Lp12是一款经典的软盘,诞生于1973年。在外观和结构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Lp12已经活过了50大寿。不仅没有因为采用“错误的技术”被淘汰,反而越活越好,越卖越贵。
软盘的设计,依靠三个或四个弹簧把唱机的旋转部分和拾音部分一并悬挂起来。当外界传来震动时,旋转部分和拾音部分因为被固定在同一平面上,它们在弹簧的支撑下一起震动,但它们之间则相对静止。软盘的设计,就是依靠唱针和拼盘之间的相对静止来完成避震。
Linn Lp12唱机的内外拼盘和唱臂均安装在画面中间的风筝型金属板上
风筝型金属板通过三个弹簧与唱机底座连接,在弹簧的支撑下,唱机的旋转部分和拾音部分一起震动,它们之间则相对静止
作为软盘理念的代表性厂家,Linn总是在不同时期宣称,Lp12是黑胶唱机的巅峰之作,为市场上所有其他唱盘树立了全球标准。
音响厂家和商家站在自己的利益面说话,让发烧友们收到千差万别,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如果我们不能循证辩证,恐怕会迷失在各种论调的汪洋大海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和判断。
那么,站在发烧友的立场上,究竟是软盘好还是硬盘好?
对于轻便型黑胶唱机而言,硬盘自身的重量很小,靠自身惰性获取的避震能力反而不如入门级别的软盘。
当然,入门的软盘也会比硬盘贵一些。软盘相当于在硬盘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弹簧的悬挂机构,成本是有增加的。
入门级别的软盘Michael Gyro
如果不考虑成本,只追求Hi-end,最顶级的软盘和最顶级的硬盘,哪个更好?
如图这样的硬盘,自身的重量非常大,依靠惰性避震能力已经很强。
最顶级的软盘之一,被四个弹性钢片悬吊起来的旋转和拾音部分重量非常惊人
这些巨无霸级别的软盘和硬盘,自身的避震能力都已达到极致。但它们因为软和硬的物理结构不同,产生了极大的声音风格区别。
我们再次回到Clear Audio的激光理论,即便最顶级的软盘,还是处在轻微的震颤之中,激光点的清晰度不如硬盘。
就这个理论而言,说顶级的硬盘声音更为“清晰”是没有错的。
但这就像前几期讲述过的“箱声”一样,完全惰性的硬盘,极度清晰的声音,可能让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过渡显得生硬不够自然。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现代视频技术清晰度越来越高,2K、4K甚至8K,可以把人脸上细微的毛孔和斑点都展示得极为清晰。清晰本身不是坏事,但这种清晰以破坏毛孔和斑点与正常皮肤的渐变过渡为代价,画面生硬、刺激性强,乍一看真实到让人震惊,其实这恰恰是与正常视觉体验不符的非真实。
说回到硬盘,声音过度清晰产生的锐化,可以通过使用软调音箱加以调和。我曾经使用Brinkmann的顶级硬盘搭配LS 3/5a发出非常和谐的声音,硬盘坚实、清晰的低频让这套35a系统发出非常凝聚有气势的声音,很有震撼效果。
Brinkmann的旗舰唱机Balance
不过使用顶级硬盘的用家,愿意配35a这样小箱子的不会太多。而现代顶级扬声器,一个赛一个追求谁的声音更细致、解析力更高,具有软调柔性声音风格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寻找不易。
如果唱盘和音箱都是硬桥硬马,那至少在前后级功放搭配上有所注意,不要那么锐了,顶级的胆制唱放和前级可以考虑考虑,比如EMT JPA66。
真实的音乐有毛绒绒的边缘,如果唱盘极度Clear,需要有某件器材给极度Clear的声音增加一点点毛边,不然声音太刺激,难免背离了音乐。
拼盘的重量和材质
无论软盘还是硬盘,为了低频的量感和凝聚度,需要拼盘有一定重量。
拼盘重量太大,可能导致声音过于刚猛。所以比较重的拼盘,会使用低密度材质制作,或在表面附加谐振物质柔化声音,让音乐去掉一些刚硬,产生更多美感。
Clear Audio使用低密度的亚克力制作拼盘
SME拼盘表面的低密度软胶材质
Brinkmann拼盘表面的低密度玻璃材质
Sperling Audio则是在厚重的拼盘上安装薄木片校声
高等级硬盘的降噪作用
当拼盘的重量比较大,又是硬盘的话,唱机的整体惰性会比软盘大很多。
自身惰性比较大的黑胶唱机,有一定的降噪作用。
唱针与唱片沟槽的物理摩擦,除了音乐之外,还会产生轻微的摩擦底噪。这种底噪,可以被大惰性的唱机吸收掉。
使用一些高级别的硬盘,播放品相好的黑胶唱片,在听不到摩擦底噪的情况下,几乎会误认为正在听背景干净的CD。
但这不能算是优点。唱机自身的惰性无法甄别唱针摩擦的底噪和音乐当中的细微变化和过渡,会将它们一并吸收。
所以,高等级硬盘的声音总是比软盘声音稍微“死”一些、硬一些。
拥有气浮底座的朋友可以简单测试,如果放掉气浮底座的气,把唱机落到“实处”,让它更接近一台硬盘,会发现声音明显失去一些活跃和柔润。
对Thorens Reference唱机设计和结构的分析
多能士参考是一台软盘。
软盘和硬盘比起来,声音不那么极致清晰,多一层“虚边”(就像激光点的虚影)。
如果软盘太轻,这层“虚边”比较明显,在高频层面显得过于活跃,在低频层面显得根基不稳。类似于薄皮大馅儿的扬声器,箱声太大,“虚音”太多干扰“实音”。
而多能士参考是一台重型软盘,整体重量超过90公斤,通过四支弹性钢片吊起来的重量至少在60公斤以上。调整四根立柱上方的旋钮,可以把吊起来的部分完全降下来,让它变成一个硬盘。
多能士参考的悬吊部分(相当于linn lp12的那块风筝型金属板),重量非常大,四块黑色海绵下面灌满了铁砂
悬吊部分的重量太大,单纯弹簧已经无法支撑,图中是支撑悬吊部分的弹性钢片
作为硬盘存在的多能士参考,也是一台非常扎实的硬盘,所以它的低频,有高等级硬盘的冲击力和凝聚感。
多能士参考的拼盘看起来很大很厚,实际上它是空心的,重量不算很重,实测只有6.3公斤。
这还不算,拼盘是铸造工艺制作,内部有浇铸过程产生的蜂孔所以不会特别密实,然后还衬了一圈多层钢琴木,利用这些谐振手段,避免声音过于刚猛。
多能士参考的拼盘
拼盘内部衬了一圈具有谐振特性的钢琴木
轻质量的拼盘和谐振材质设计,软盘的弹性悬挂结构,一起给声音带来柔和优美的过渡;唱机整体90公斤的重量,则给音乐提供了特有的“安定感”。
作为一款高级产品,这款唱机在相当程度上融合了软盘和硬盘的优点。如果选用高级的硬盘,需要考虑其他器材不能全是硬调的。如果使用Linn Lp12这样的软盘,因为低频比较虚,需要搭配因低频难推而凝聚度好的箱子(比如密闭箱体的火车头)。而使用多能士参考,这些因素都不用过多考虑,真正体现出参考级的风范。
气浮唱盘
有两种常见的气浮形式。一种是气浮轴承,工作时压缩空气把拼盘吹起来,让拼盘的主轴和轴套免于接触。
拼盘在旋转时,摆脱了主轴和轴套摩擦产生的震动,被认为声音更干净。
另一种是气浮平台支撑整个唱机。这种形式非常像软盘的设计,不过是把金属弹簧换成了空气弹簧。
常见的气浮唱盘拥有上面的一种,或者同时拥有两种气浮形式。
如下是空军一号唱机两种气浮形式的示意图:
唱机不工作时,拼盘主轴和轴套紧密接触,拼盘无法旋转;工作时,绿色管道供气,让拼盘轻微浮起,拼盘主轴和轴套被空气隔离,经马达带动,拼盘可以旋转。
唱机四个支脚内部均有气囊,调整气囊的气压,可以改变唱盘的软硬程度。
气浮系统使用便利性和耐久性提示
不同气浮唱机因为设计的差异,有的较小气压就可以把拼盘吹起来,有的则需要比较大的气压。
对于使用较大气压工作的气浮唱机,需要气泵有比较大的功率。为避免大型气泵的工作噪音影响听音乐,有时甚至需要将气泵放入其他房间。
提供较大气压的气泵,还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要额外接上排水装置用以排出过滤空气产生的冷凝水。
气浮唱盘的用家需要考虑,气泵和与之连接的各种塑料管件,能保证多少年不老化漏气,到时是否方便找到可用的管件进行替换?
毕竟,花费昂贵的代价买一台唱机,只能用个十年八年,确实不太划算。
现代高精密唱盘声音风格的一些变化
一般来说,拼盘越重,低频越庞大。但现代精密加工的重型唱盘,声音有越来越精致化的倾向。视觉上看起来很大型的唱盘,发出的声音却很秀气。
这些高级唱盘普遍采用高精度轴承,马达只提供很小驱动力,就能让拼盘达到工作转速。
小驱动力作为优点是要获得极低抖晃率,提升高频细致度。但同时,却让声音偏向纤细,低频很少,甚至影响到把中频也表现得柔弱。
一些德系精工的重型唱盘,日系的气浮唱盘,都有这样的设计特点。
如果选择这类唱盘,因为唱盘自身物理特性导致声音向精致化和高频段的偏移,在搭配唱臂、唱头、唱放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弥补,避免盲目搭配让低频进一步减少,声音进一步细瘦。
如果声音从弱信号的音源端就失去平衡,后端的功放和音箱,任你怎样搭配,再也无法重新找回。
唱臂、唱头、唱放的搭配要点,将在后面搭建黑胶系统的文章里详细讲述。
与现代唱机声音过度精细化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在前精密加工时代,人们使用更直接的技术,用相对粗放的方式生产黑胶唱机。这一时期黑胶唱机的各项指标比较低,但没有妨碍它们成为经典。
- 本文分类:硬盘知识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10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9-15 10:10:22
- 本文链接:https://m.yingpan.xyz/zhishi/Vw5kgg6kjL.html
- 上一篇 >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区别?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哪个好?
- 下一篇 > 电脑硬件硬核科普(其一)——硬盘(Hard Disk Drive)